版權所有 ?2021 瑞達國際集團 粵ICP備13066571號
答:
一次電池是普通的干電池,只能使用一次, 二次電池又叫可充電池。二次電池中的動力型電池(或稱牽引電池)是電動車目前主要電源。
答:
每種電池都具有電化學轉換的能力,即將儲存的化學能直接轉換成電能,就二次電池(也叫蓄電池)而言(另一術語也稱可充電使攜式電池),在放電過程中,是將化學能轉換成電能;而在充電過程中,又將電能重新轉換成化學能。這樣的過程根據電化學系統不同,一般可充放電500次以上。
答:
電池的容量指電池內的活性物質參加電化學反應所能放出的電能稱為電池的容量即電池充電后容納電荷的多少,單位以“安時”計(Ah)以1安培(A)的電流放電1小時,得到的是1安時(Ah)容量,假設平均用4A電流,放電以該電池的終止電壓時,放電時間維持3小時,則該電池的容量是12Ah(這里沒有計算放電效率)。
答:
電池的額定容量是指設計與制造電池時規定或保證電池在一定的放電條件下,應該放出最低限度的電量。生產廠家標明的電池容量,指電池在環境溫度為25℃條件下,以10h率放電至終止電壓時所應提供的電量,用C10表示,單位為Ah(安培*小時)。
答:
根據電池內所含活性物質的量,從電化學理論計算電池的容量稱為設計容量。
答:
電池的實際容量是指電池在一定的放電條件下所放出的實際電量,主要受放電倍率和溫度的影響(故嚴格來講,電池容量應指明充放電條件)。
答:
在規定的充電電壓、電流條件下,單位時間內電池所接受的充入量。
答:
電池充電后,存放期間容量自行減小的現象叫自放電,又稱荷電保持能力,是指電池在開路狀態下,電池所儲存的電量在一定條件下的保持能力。以一定的時間衡量電池自放電占總容量的百分率稱為“自放電率”。
答:
是指電池在工作時,電流流過電池內部所受到的阻力。有歐姆內阻與極化內阻兩部分組成。電池內阻大,會導致電池放電工作電壓降低,放電時間縮短。內阻大小主要受電池的材料、制造工藝、電池結構等因素的影響。是衡量電池性能的一個重要參數。
答:
答:對電池不利的因素很多,主要發生在充放電階段。
1.“二超”放電階段主要是放電電流超值,即長期超過允許電流值放電;放電的第二個問題是過放電,即超過電池允許的放電量,叫做“二超”,對電池壽命非常有害。
2.“兩過”、“兩欠”充電階段則有“兩過”、“兩欠”。
(1)“兩過”:一過是過充電;一過是鉛酸電池過分長時間存放不用,又不定期補充電能。
(2)“兩欠”:一欠是鉛酸電池欠充,電池經常充不滿,極板硫化后得不到及時還原,是鉛酸電池極其忌諱的;另一次是電池組內各單格電池之間欠均衡,致使一組電池內各單塊電池之間放電程度和充電程度的差距越拉越大,欠充的越發欠充、過放的越發過放。影響整個電池組的壽命,也給自己經濟支出加大。
“兩過”和“兩欠”是電池的大敵,不可小看。但“兩過”和“兩欠”卻是人們自己造成的,問題也較復雜,有多方面的原因,從選型、使用維護、控制器和充電器的配套合理性、電池故障原因的及時檢測等,它們是互相聯系的。